孟卫东书记在燕山大学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3-12-06  

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提升学校“软实力”

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在燕山大学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校党委书记 孟卫东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燕山大学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校领导班子成员、全校科级以上干部、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这样一个规模和规格的专题会议,在我校尚属首次,在其他高校也是不多见的。由此可以看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说明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作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决策部署。大学作为一个文化机构,承担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职能,肩负着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使命。燕山大学建校9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形成了独特的精神特质,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文化建设在内聚力量、外塑形象、形成良好育人环境、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度与重视度不断深化和提高。在学校“十二五规划”中,用专门一章对“文化建设”提出了目标和措施;在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文化引领战略”,不断提高学校“软实力”;现在,我们又制定了《燕山大学文化建设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以更高的境界和更宽的视野,从顶层规划文化建设,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校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2010年以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一等奖、“河北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等,也从一个侧面彰显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成效。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校文化建设与高水平大学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注重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文化氛围还不够浓厚;尊重知识、崇尚学术、注重贡献的价值取向还要进一步强化;文化育人作用发挥得还不明显;由于校区建设时间尚短,校园人文景观还没有完全建设起来;校园文化活动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从制定文化建设规划到各项任务的具体落实,从文件要求到师生形成广泛共识并全员参与,还有一个过程。

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都应给予高度重视,要进一步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切实把我校文化建设工作做好做实。下面,就现阶段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我再谈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传承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大学是优秀文化传承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场所,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大学文化的引领性和影响力,对提升国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河北正全力推进“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建设进程,文化强省建设也是题中之意,作为省属骨干大学,燕山大学理应成为文化事业发展的“助推器”,成为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库、智囊团和人才库。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发挥育人作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育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学校一切活动都要围绕育人来展开。教学和科研工作是在育人,管理和服务工作也是在育人,优美的校园环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同样能够发挥育人的作用,而且常常产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使身处其中的每位成员都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影响和浸润,主动学习实践、干事创业、奋斗成才。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深化内涵建设,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目前,学校发展已进入内涵建设阶段,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触及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要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破解思想观念、思维习惯、行为方式上存在的不适宜新形势要求的定势,更新观念,开拓视野,调动全校各级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高质量的教学,高水平的科研,科学高效的管理提供有力保障。当前,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高校之间竞争关键取决于自身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文化“软实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提升我校核心竞争力、提高综合办学实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正确处理我校文化建设中几个方面的关系

面对高等教育新的形势和任务,要实现我校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的关系。大学文化首先是传承,那些在我校历史发展进程中沉淀下来的精神传统或物质积淀,体现了学校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学校最有价值、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我们要很好地传承下来。但只有传承、没有创新,大学文化就没有发展。大学的使命,更重要的还在于发展文化、创新文化、引领文化。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更好的传承,我们要把传承和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二是尊重共性与彰显个性的关系。大学文化建设要遵循高等教育和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体现大学文化的共同特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建设富有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科学民主开放的大学文化。另一方面,大学文化的“个性”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本质和核心,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特色所在。由于每一所大学的办学历史、文化传统、学科专业、知识沉淀的不同,因而都有区别于他校的精神风格和文化品位。如北大的创新、清华的严谨、南开的笃实、浙大的坚韧等,在世人面前展现出既有共性又极富个性的魅力。办学九十多年来,燕山大学历经跨省搬迁、平地起家、艰苦创业,几代燕大人严谨求实、加我加压、负重图强,留下了优良的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我校大学文化建设要在坚持共性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学校的传统、精神、特色,凝练、培育、彰显学校的文化个性,推动校园文化向纵深发展。

三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关系。发展大学文化,可能体现更多的是人文教育的作用和影响,但这并不是割裂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相反,是更要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有机结合。作为一所原行业所属的院校,工科优势明显,并在学校建设发展中得到充分体现。但学校要向更高层次发展,必须把人文教育也提到重要的日程上来,努力促进科技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这对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是以人为本与促进发展的关系。大学文化建设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为师生搭建实现个人发展的良好平台,形成有利于师生全面发展的组织科学、法规健全、管理有序的制度安排,建立尊重多样、包容差异、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同时,大学文化建设又是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要通过对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培育、建设与打造,不断提升我校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和竞争力。

五是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的关系。大学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要实现大学文化的全面推进,必须要从文化建设的整体性出发进行超前谋划、全盘统筹、整体规划,现在我们制定出《燕山大学文化建设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科学确定了我校文化建设的目标、内容、布局和资源配置等,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统一性、连续性和持久性。同时,又要明确短期目标、具体任务,如我们出台《燕山大学2014年度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就是把具体项目进行分解、落实责任,提出配套措施和实施步骤,确保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使学校文化建设环环相扣,步步推进,通过长期坚持、长抓不懈,真正使大学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三、广泛动员师生员工投入到大学文化建设中来

实现我校文化建设规划目标任重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全校上下形成共识、团结一致,需要全校教职员工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共同为大学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大学文化建设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既不是某个部门的具体职责,也不是一般的文体活动,而是一所高校事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党委、行政要把大学文化建设作为长远大事来抓,成立文化建设委员会,统一领导文化建设工作,不仅要在方向上牢牢把握,工作上及时指导,而且要在政策上大力支持,投入上切实保障。各单位、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文化意识,将大学文化建设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制定周密计划,精心组织实施。

二要调动全员参与。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提高文化意识,让更多师生员工了解和参与到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中来,今天受到表彰的各级“三育人”和师德先优个人,就是教师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典型代表。要全校上下一盘棋,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综合协调、各部门和学院各负其责、全校师生全员参与、校内外相互联动的文化建设大格局。

老师们、同学们,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也为大学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希望全校师生提高认识、振奋精神,不断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积极构建底蕴深厚、境界高雅、和谐向上、特色鲜明的燕山大学文化,努力成为新思潮的引领者、新风尚的开创者、新文化的开拓者,向着建设高水平大学目标奋力迈进!

谢谢大家!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