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完成2022年春季学期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向融合”联合备课系列教研活动
2022-07-05 教务处 李芹 赵春梅 

【新闻中心讯】为提升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精准性、融合性、有效性,推动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双向沟通与交流,学校制定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向融合”联合备课教研活动方案》,并于6月16日和6月30日分别组织完成了机械学院、车辆学院、建工学院、艺术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向融合’联合备课系列教研活动”。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本学期联合备课教研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共组织了3场线下和17场线上活动,由机械学院、车辆学院、建工学院、艺术学院的20个基层教学组织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5个基层教学组织共同开展,每场活动均有至少1名学院、教务处或研究生院的处级领导参加。副校长任家东参加了6月16日的机械学院机械工学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在国防重点实验室208开展的线下联合备课教研活动。

任家东提出,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责任,涉及教育教学全过程各方面,纵向需要层层激发动力、形成共识,横向需要多部门协同配合、互相支持。必须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他指出围绕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育人目标,需做好融入课程思政的课程设计和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学院要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功能、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要加强沟通合作,努力将学校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扎实推进,持续推动思政课程改革创新,让思政理论“活起来”、思政课堂“热起来”、思政实践“动起来”,用好“大思政课”,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任家东讲话

联合备课系列活动中,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就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特点、难点和实践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研讨,围绕专业课教师如何在授课过程中提炼、挖掘、融合思政案例,思政课教师如何升华对课程思政的再认识、结合专业课课程开展更加行之有效、言之有物的融合教学展开热烈的讨论。双方一致认为在备课讨论交流活动中提高了对课程思政在“四度”上(即“内容广度、思想深度、质量厚度和育人效度”)的再认识,提升和丰富了了授课教师践行“大思政”的格局和思路。同时希望双向融合备课系里活动能够常态化推进和开展。

机械学院、车辆学院、建工学院、艺术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各基层教学组织开展线上联合备课系列教研活动

机械工学部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联合备课教研活动现场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联合备课教研活动现场

工业设计系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联合备课教研活动现场

(以上照片由教务处、新闻中心聂东雪提供)

学校下一步将以“双向融合”联合备课系列活动为抓手,要求各教学单位做好“大思政”育人的顶层设计工作。培养一批课程思政教学骨干,建设一批具有辐射示范效应的课程案例,建设一批具有思政基因、结合燕大特色的专业品牌,使思政教育实现“有形灌输”与“润物无声”相统一,提升学校育人水平。(编辑 褚玉晶)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