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单位:
伴随着“智慧教育元年”的到来,在人工智能与智慧教育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为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学校教育教学的数字化发展道路,现启动本科生智慧课程建设工作,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智慧课程定义
智慧课程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和网络平台的创新型课程形式,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知识图谱等前沿信息技术,依托在线学习平台、AI工具、智慧教室及必要的教学资源与支持,开展深度混合式学习设计,持续进行优化迭代,实现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个性化学习体验。通过构建和应用知识图谱,以知识点为基本单位,全面梳理和系统整合课程内容,清晰展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层次结构,实现课程内容的可视化、系统化和结构化,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推荐,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果。
智慧课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场景、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学情分析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通过集成AI助教和AI工作台等人工智能工具和平台,创建知识库、问答库和应用库,实现教学内容的智能化管理、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互动式教学体验、精准教学评估和智能化教学管理。在线提供多媒体、交互性和个性化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课件、习题等常规教学资源,以及支持线上教学活动的交流互动、辅导答疑、测试考试等互动教学资源。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导、单一化的教学方式,采用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基于问题学习、游戏化学习和人机协同教学等新模式,实现更加灵活、个性化和高效的教与学。
二、建设类型
1.专业智慧课程体系建设。优先支持主打专业课程,每个专业建设10-15门智慧课程。
2.智慧课程建设。优先面向受众面广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开展智慧课程建设。
3.基于优质智慧课程开展的课堂教学改革。
三、注意事项
1.各教学单位要长远规划、系统设计智慧课程建设工作,同时做好对拟建设课程内容的全面审查,对课程团队以及课程政治性、合法性、完整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严格把关。
2.课程负责人和团队课程可由主讲教师个人申报或团队负责人牵头申报。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须为学校正式专任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造诣。团队主要成员一般为近5年内讲授该课程教师,师德师风好,教学能力强,积极投入教学改革。课程团队要综合考虑,确保能按相关要求完成好课程建设任务。
3.智慧课程应用平台,由课程团队提出使用需求,教务处择优采购;完成建设任务按照校级重点教改项目认定,每门智慧课程给予1万-3万建设经费支持。优秀课程优先推荐申报省级教改项目;应用2轮的课程优先认定为校级一流课程。
4.课程建设期为1年。
三、材料提交
请各教学单位于1月13日前统一将《燕山大学本科生智慧课程建设计划表》(附件)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8047707
联系邮箱:jxk@ysu.edu.cn
教务处
2025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