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8-12-28  

 

 

 

 

 

校徽、中文校名组合3.png

 

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燕山大学

二〇一八年十二月


  

第一部分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2

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2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2

三、全日制在校生情况... 2

四、本科生生源质量情况... 3

第二部分  师资与教学条件.... 5

一、专任教师的数量及结构... 5

二、办学基本条件... 6

三、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 7

四、教学经费使用情况... 7

第三部分  教学建设与改革.... 9

一、质量工程建设情况... 9

二、专业建设情况... 9

三、课程建设... 10

四、教材建设... 12

五、教学改革... 13

六、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情况... 13

七、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及学科竞赛成绩... 15

第四部分  专业培养能力.... 17

一、专业建设的学科支撑... 17

二、人才培养方案... 17

三、专业师资情况... 18

四、招生就业情况... 20

五、实习实训基地... 22

第五部分  质量保障体系.... 23

一、质量标准体系... 23

二、质量保障模式及体系结构... 23

三、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 24

四、质量监控和质量监控信息利用... 24

第六部分  学生学习效果.... 26

一、学习满意度情况... 26

二、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27

三、应届本科毕业生毕业率、学位授予率... 28

四、毕业生的就业率及考研情况... 29

第七部分特色发展.... 33

一、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有序开展... 33

二、加大力度推进专业认证和课程评估工作... 33

三、稳步推进教学工作二级管理和学分制改革... 33

四、统筹落实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工作... 34

五、继续完善教师发展和服务工作... 34

六、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深入推进取得新成绩... 34

七、持续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35

八、逐步推进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 35

第八部分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7

一、教学信息化建设力度不足... 37

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37

三、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入... 37

第一部分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紧密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依托多年积淀的传统和特色,培养一流的研究应用型工科人才,高水平理科和应用型人文社科类人才;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原则和“通识+专业”的培养框架,促进并充分借助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以能力产出为导向,让学生同步实现知识学习、能力培育和素质养成,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研究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面向国家和河北社会经济发展;面向重型机械行业和装备制造业;面向国防科技和工业。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截至2017930日,学校有在校生本科专业65个,分布在8个学科门类,呈现出以工为主,文、理、经、管、法、教、艺等多学科共同发展的学科格局。专业学科分布情况见表1-12017年招生专业62个,停招专业3个(地理信息科学、教育技术学、交通运输),新增专业2个(能源化学工程、翻译),5个专业开展双学士学位教育(行政管理、法学、汉语言文学、会计学、工商管理)。

1-1 专业学科数据统计

序号

学科门类

专业数量(个)

专业比例(%

1

工学

32

49.23

2

理学

5

7.69

3

经济学

2

3.08

4

管理学

7

10.77

5

文学

8

12.31

6

法学

3

4.62

7

教育学

1

1.54

8

艺术学

7

10.77

合计

65

100

三、全日制在校生情况

截至2017930日,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共计29247人,其中,本科生22031人,占75.33%;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275人,占21.46%;博士研究生761人,占2.60%;留学生113人,占0.39%;普通预科生60人,占0.21%;进修生7人,占0.03%。全日制在校生结构如图1-1所示。此外,还有在读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41人,夜大(业余)学生46人(校本部),函授学生数1131人(校本部)。学生体质测试达标率为92.25%

 

1-1 全日制在校学生结构

四、本科生生源质量情况

学校生源充足,质量较好。2017年,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计录取考生6345人,比2016年增加225人。其中录取普通文科663人、普通理科4822人、综合改革104人、艺术类329人、体育类60人、国家专项120人、地方专项110人、少数民族预科60人、中外合作办学60人、排球高水平运动员7人、面向新疆巴州定向10人。学校2017年生源各省(除河北省外)分布情况如图1-2所示。

 

1-2 2017年生源各省分布(除河北省外)

 

学校2017年生源质量较往年进一步提升,普通理工类有18个省份录取分高出一本线50分,其中河北、黑龙江、辽宁、上海、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海南、四川、陕西、青海等12个省份高出一本线60分以上;普通文理类高出一本线70分以上的人数达到65.50%,高出一本线60分以上的人数达到74.30%

在学校2017年录取的6345名考生中,有河北考生3445人,占比为54.29%;考生中有农村生源考生3750人,占59.10%2017年生源省内外分布情况和家庭背景构成情况如图1-3、图1-4所示。

 

1-3 2017年生源省内外分布

 

1-4 2017年生源家庭背景构成


第二部分  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专任教师的数量及结构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切实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截至2017930,学校专任教师共计1580人,外聘教师共计431人,生师比为18.661。专任教师中,教授453人,占28.67%;博士学位教师939人,占59.43%;外校引进教师431人,占27.28%;年龄在45岁及以下的教师1011人,占63.99%。专任教师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分布情况分别如图2-12-22-32-4所示。

 

2-1 专任教师职称结构

 

2-2 专任教师学位结构

 

2-3 专任教师学缘结构

 

 

2-4 专任教师年龄结构

 

二、办学基本条件

近年来,学校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科研设施的利用率不断提高,基本满足学校本科教学需要,各类办学基本条件见表2-1

2-1 办学基本条件汇总

分项

统计数

全日制在校生人数

折合

在校生数

专任

教师数

总建筑面积

教学行政用房

教室

座位数

运动场面积

多媒体座位数

实验室、实习场所面积

图书

数量

宿舍

面积

科研教学仪器设备值

22031+6275+761+113+60+7=29247

22031+6275*1.5+761*2+113*3+46*0.3+1131*0.1+60+7=33498

1580

1056190

m 2

530213 m 2

32582

179640

m 2

21374

98990

m 2

1422461(纸)+1512995(电)+2435420

电子期刊种类:5370876

259813 m 2

69873.7

万元

当年新增:

9528.38

序号

办学条件评价项

计算式

指标

1

生师比

33498/1580+431*0.5

18.661

2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

530213/29247

18.13m 2/学生

3

生均教室座位数

32582/29247

1.11/学生

4

生均宿舍面积

259813/29247

8.88m2/学生

5

生均运动场地面积

179640/29247

6.14m 2/学生

6

生均实验、实习场所面积

98990/29247

3.38m 2/学生

7

生均纸质图书

1422461/29247

48.64/学生

8

百名学生多媒体教室座位数

21374/29247*100

73.08/百学生

9

生均科研教学仪器设备值

69873.7/33498

2.09万元/学生

10

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

9528.38/69873.7-9528.38

15.79%

三、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

2017-2018学年,学校为本科生开设课程总门次5982门次。其中,教授授课1076门次,占17.99%;副教授授课2188门次,占36.58%。承担本科教学的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有413人,占教授职称教师比例为83.94%;主讲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授174人,占授课教授总人数比例的42.13%。学校教学科研高层次人次115人中,本学年主讲本科课程的有87人,占比为75.65%

为贯彻落实国家文件精神,加强学校本科生教学工作,学校于2013年修订了《燕山大学关于教授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的规定(暂行)》。新规定要求学校具备教授职称的专职教师每人每年至少独立承担48学时(3学分)的本科生课程(理论课、独立设课实验课),并对教授进行分类考核,更加贴近学校实际和人才培养需要。

四、教学经费使用情况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教学平台建设,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教学经费投入稳中有升。学校2017年度教学经费情况如表2-2所示。

2-2 教学经费及支出情况

项目

数量

学校教育经费总额(万元)

115,204.66

教学经费总额(万元)

34,987.89

学校年度教学改革与建设专项经费(万元)

6,134

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总额(万元)

16,457.84

教学日常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

与本专科生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

30.25

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元)

6931.95

教学改革支出(万元)

751

专业建设支出(万元)

2,844

实践教学支出(万元)

2,001

生均实践教学经费(元)

842.81

生均思政课程专项建设经费(元)

19.84

 

 

 


第三部分  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质量工程建设情况

截至20171231日,学校获批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门国家级精品课,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2门省级精品课,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14名省级教学名师;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省级创新高地,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9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十一五”期间获得11项国家级规划教材立项,“十二五”期间获得4项国家级规划教材立项;高等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人选3人。

2017年,燕山大学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41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9项,获得省教育厅591万元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项经费。

二、专业建设情况

学校专业建设以特色专业、重点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及专业认证和评估为依托,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内涵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共有17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其中,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此外,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工业工程专业与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合作办学。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基本情况见表3-1

2017-2018学年,学校组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复评)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有效期6年(有条件);组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完成工程教育认证复评准备工作,并接受专家进校现场考查。

3-1 特色专业基本情况汇总

序号

特色专业名称

国家级

特色专业

省级品牌特色专业

国家级

“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

国家级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省级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通过工程教育认证

(首次)

国际合作办学

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007

√2010

√2012

√2012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10

√2012

√2016

3

自动化

√2009

√2010

√2012

√2014

4

金属材料工程

√2008

√2012

5

旅游管理

√2008

√2012

6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2009

√2012

√2016

7

测控技术与仪器

√2008

√2012

√2016

8

应用化学

√2009

√2012

9

石油工程

√2009

10

车辆工程

√2010

√2011

√2012

11

交通运输

√2010

12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2007

13

电子商务

√2008

14

电子信息工程

√2009

√2010

√2016

15

生物工程

√2011

16

土木工程

√2012

√2011

17

工业工程

√2015

合计

6

8

5

4

6

7

三、课程建设

(一)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2017-2018学年,学校以学分制收费改革为契机,实施了以“公共+专业”为框架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修订2017版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1)课程类别及结构

新培养计划中课程均为选课管理模式,课程类别分为公共必选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选课、专业选修课;压缩总学分,收费学分理工类四年制学生不高于180学分、非理工类不高于175学分、五年制专业不超过225学分、“卓越计划”专业不超过190学分。

2)培养计划修订理念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面向需求的能力产出为导向,搭建价值塑造、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

面向行业和社会需求,培养研究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鼓励各专业抢抓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契机,结合“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新工科”等国家重大战略,开设新的专业方向或课程模块,提升改造原有课程体系结构和课程教学内容;

深化学分制改革,全面提高公共教育资源的宽度和水平,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扩大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权,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

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3)课程建设要求和特点

按照“公共教育+专业教育”框架,搭建课程门类丰富的公共教育平台。根据“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方针以及按“大类培养”的发展趋势,学校搭建了由“社会科学”类、“文化与艺术”类、“数学与逻辑”类、“科学与技术”类和“创新创业与发展”类等5类课程组成的公共教育平台,要求学生在每个类别的课程中自主选修至少2学分。

开展公共课教学改革,要求数学、物理、计算机、化学等公共课按照“基础+拓展”的模式,开设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多种课程模块;要求外语课突破常规,除开设基础外语外,面向全校开设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实用翻译基础、通用学术英语、通用英语读写、通用英语听说、英美文化概况、英语演讲与辩论等8个模块的144门次课程,供学生自主选修。

专业教育方面,要求各专业整合学科、专业资源,契合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着眼于“新工科”建设,鼓励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和改造专业课体系,开设新的专业方向或构建多层次的课程模块,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自主学习的资源;要求专业按照“项目教学+实践训练”的模式构建课程体系,继续推进基于OBE理念的教学改革,要求各专业凝练教学改革成果、突出专业特色,搭建以“二级项目”为核心的课程模块,“二级项目”应是多门课程联合开展、具有综合性、设计性、能力提升性的高水平实践环节,充分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2各专业类培养方案学分结构

学科门类

工学

教育学

文学

法学

理学

管理学

经济学

艺术学

专业平均总学分

186.89

181

180.38

181

186

178.14

181

184.57

必修平均总学分

159  

153

152  

159.17

157.63  

149.71  

155  

141

选修平均总学分

27.88

28

28.38  

21.83

28.38  

28.43  

26  

43.50

专业平均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比例(%

33.12

26.86

23.58

23.26

30.97

30.64

24.85

25.25

(二)课程数量

2017-2018学年,学校共开设课程(理论课和单独设课实验课)2484门,总门次数为5982门次。其中公共选修课283门次,占5.10%,选课人次达56981人次。各类课程数量如表3-3所示。

3-3 2017-2018学年课程信息汇总

课程类别

课程门数

课程门次数

双语课程门数

平均学时数

平均班规模(人)

专业课

2104

3108

46

40.09

56.33

公共必修课

131

2160

13

33.80

75

公共选修课

127

283

0

26.77

48.47

 

(三)课堂教学规模

为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学校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鼓励小班教学,控制课堂教学规模。同时,鼓励课程实施“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共有54门次课程实施该模式,受到学生好评。2017-2018学年课堂教学规模如表3-4所示。

 

 

3-4 2017-2018学年课堂规模情况

课程类别

课程

门次数

课程规模

30人及以下课程门次数

31-60人课程

门次数

61-90人课程

门次数

90人以上课程

门次数

专业课

3108

1190

936

386

596

公共必修课

2160

264

1007

202

687

公共选修课

283

58

197

28

0

(四)课程规范化建设

2017-2018学年,学校继续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参照教育部审核评估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制定了《燕山大学课程教学标准》,课程评估方案及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等,推进课程标准化建设。该标准从课程文件制定、教学资源选择、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组织与实施、教学手段与方法的采用、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与设计、课程考核、教学反馈及持续改进等方面都进行了明确的指导与要求。2017-2018学年,学校组织学院进行了63门课程的课程规范化建设,并组织评估专家组对课程建设情况进行评估。

(五)选修课建设

2017-2018学年,我校共选用尔雅网络课程139门,选修人次4万余人次。同时为保证教学效果,学校组织教师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开展网络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31门次。

为丰富我校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学校组织开展了2017年秋季学期通识选修课教学改革立项申报工作。确定“关于OBE理念下冷战后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改革”等32项项目为燕山大学2017年秋季学期通识选修课教学改革项目,其中核心课程项目8项,普通课程项目24项。此次立项工作主要面向新开设的通识选修课,并针对文法学院、经管学院、艺术学院和外语学院设置了“指令性委托”项目。

(六)精品开放课程建设

2017-2018学年,学校与第三方公司(清华“学堂在线”)合作完成燕山大学慕课平台的升级更新工作,完成2016年立项的4门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工作并将课程上线至燕山大学慕课平台试运营,其中2门上线至学堂在线平台运营,面向全社会推广使用,完成首轮运营。新立项建设10门校级在线开放课程,获批3门省级首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组织双学位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完成54门双学位在线开放课程的静态资源建设工作。

四、教材建设

为了保证优秀教材进课堂,学校每年对教材选用情况进行审查。学校重视教材的选用和建设工作,目前学校共有“十一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11本,“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4本。2017-2018学年,学校教师选用教材中,优秀教材(教育部推荐优秀教材、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教材等)占38.92%,本校教师主编教材占5.63%2017-2018学年学校本科课程教材选用情况见表3-5

3-5 2017-2018学年本科课程教材选用情况

学期

教育部推荐优秀教材

规划教材

面向21世纪

教材

本校教师主编教材

自编教材

其它教材

数量

比例

%

数量

比例

%

数量

比例

%

数量

比例

%

数量

比例

%

数量

比例

%

2017

0

0

213

34.92

22

3.61

40

6.56

1

0.16

334

54.75

610

2018

0

0

90

40.00

0

0

7

3.11

0

0

128

56.89

225

合计

0

0

303

36.29

22

2.63

47

5.63

1

0.12

462

55.33

835

 

五、教学改革

2017-2018学年,学校继续开展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和绩效工资管理改革工作,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机制,开展理论教学工作量核算标准和标志性成果奖励梳理核算等工作。同时,学校大力开展“大班授课,小班研讨”“通识选修课”“CPS关键技术课程”“课程规范化”“教学成果奖培育”等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的教学研究和课程改革项目建设工作,共立项建设校级项目200余项,并组织各学院院级项目备案66项。对双学士学位专业培养方案和培养方式做了进一步规划与调整。

学校获批2项国家级新工科实践项目、2项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5项省级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10项省级创新创业类教改项目、2项省级英语教改项目、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项。此外与汕头大学联合申报1项教学成果奖,获得广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为提高教师对实施教学改革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学习校内外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理清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的思路、方法和措施,2017-2018学年学校继续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全校教师、各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教学管理人员开展了教学改革专题培训。

六、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情况

(一)2018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2018届参加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毕业生共有4616名,指导教师共1193名,平均每位教师指导学生约4个。指导教师中教授399人,占33.45%;外聘教师59人,占4.95%2018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职称结构见图3-1

3-1 2018届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职称分布

 

2018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共计4616个,课题来源中,科研课题为1427个,比去年增加18.23%;生产实际课题为522个,比去年减少20.79%;自选题目为2667个,比去年增加2.20%2018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来源分布情况见图3-2

3-2 2018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来源分布

 

学校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考核、中期考核、毕业答辩的三个节点的考核过程中,严格限定每个节点考核成绩优秀率不超过20%,及格和不及格率不低于10%2018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优秀率为8.30%2018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分布情况见图3-3

3-3 2018届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分布

 

(二)实践教学综合管理平台应用进一步深化

2014年,学校引入了实验室与实践教学综合管理系统,2017-2018学年,学校通过该系统完成对毕业设计(论文)、实验教学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全过程管理。该平台强化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从文件发布、时间点和进度的控制、选题与开题、指导教师上传资料、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论文评优与抽检,到学院进行资料归档等,整个毕业设计(论文)过程基本实现网络化管理。该平台实现了实验教学课程及实验项目的管理,实验教学任务发布、实验教学排课以及实验课程考勤全部在系统中实现数字化管理,改变了以往的手工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2017-2018学年,全校共有715门合计9157学时的实验课程在管理系统中完成了排课与考勤管理,共计上课学生97654人次。

此外,学校加大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建立了各类科研基地和实验室面向学生项目开放的机制,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和授课模式,加强过程管理和考核,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七、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及学科竞赛成绩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冀政办发〔201531号)的有关文件精神,响应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精神及“高教四十条”相关要求,学校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支撑、以学校认可的一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为龙头、以OBE教育教学改革为驱动、以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为抓手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学校2016年、2017年、2018年近三年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数分别为301项、583项、769项,大创项目的覆盖面和学生受益面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学校的统筹安排和相关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2017-2018学年学校新增了18个校级竞赛平台,学生参与人数近8700余人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达到了新的高潮。“创客学院”在秦皇岛市众创空间绩效评价中连续三年排名第一。2018年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突出: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45项,在学校认定的一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40余项。继“小马物联网”后,“秦皇岛视翼科技有限公司”获得HTC50万元天使投资。在省“双创周”活动中,“秦皇岛视翼科技有限公司”刘宇涵同学向徐建培副省长汇报创业项目并合影留念,积极展示我校创业团队风采和创业成果。 


 

第四部分  专业培养能力

学校有在校生本科专业65个,分布在8个学科门类,呈现出以工为主,文、理、经、管、法、教、艺等多学科共同发展的学科格局。学校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贯彻“以能力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理念,确立了“全面规划、重点突破、强化特色、整体提高”的专业建设思路,优先发展优势特色学科,支撑并带动相关专业群整体提升。各专业按照“通识+专业”、“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原则,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专业建设的学科支撑

本校目前所含本科专业数6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9个。学校所有招生专业都有一级学科支撑,能够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对专业建设的支撑作用。具体专业建设的学科支撑情况如表4-1所示。

4-1专业布局和学科支撑情况

学科门类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理学

工学

管理学

艺术学

总计

所含本科专业数

2

3

1

8

5

32

7

7

65

比例(%)

3.08

4.62

1.54

12.31

7.69

49.23

10.77

10.77

/

博士学位授权

一级学科点数

0

0

0

0

0

10

1

0

11

博士学位授权

二级学科点数

(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

0

0

0

0

1

1

0

0

2

硕士学位授权

一级学科点数

1

1

0

2

2

16

3

2

28

硕士学位授权

二级学科点数

(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

0

4

0

1

2

2

0

0

9

重点学科数

0

0

0

0

1

14

2

0

17

二、人才培养方案

2017-2018学年,学校以学分制收费改革为契机,实施了以“公共+专业”为框架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修订2017版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1)为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新培养计划中课程均为选课管理模式,压缩总学分,收费学分理工类四年制学生不高于180学分、非理工类不高于175学分、五年制专业不超过225学分、“卓越计划”专业不超过190学分。

2)根据“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方针以及按“大类培养”的发展趋势,学校搭建了由“社会科学”类、“文化与艺术”类、“数学与逻辑”类、“科学与技术”类和“创新创业与发展”类等5类课程组成的公共教育平台。开展公共课教学改革,要求数学、物理、计算机、化学等公共课按照“基础+拓展”的模式,开设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多种课程模块。

3)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在专业教育方面要求专业按照“项目教学+实践训练”的模式构建课程体系,继续推进基于OBECDIO理念的教学改革,搭建以“二级项目”为核心的课程模块。要求理工类专业培养计划中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比例不低于25%,其他专业不低于20%。,开展具有综合性、设计性、能力提升性的高水平实践环节,充分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专业师资情况

我校专任教师数量为1580人,外聘教师431人,生师比为18.66:1。各专业师资力量差距较大,部分专业师资数量不足,部分专业近五年未引进教师。各专业师资情况如表4-2

4-2 各专业师资情况

专业名称

设置时间

专任教师

本科生数

本科生与专任教师之比

备注

总数

具有高级职称教师

35岁以下青年教师

近五年新增教师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软件工程

2010

14

9

64.29

5

35.71

3

21.43

929

66.36

产品设计

1993

6

0

0.0

2

33.33

1

16.67

363

60.5

车辆工程

2003

12

12

100

0

0.0

1

8.33

555

46.25

环境设计

2002

9

4

44.44

5

55.56

1

11.11

317

35.22

能源与动力工程

2000

10

6

60

5

50

4

40

337

33.7

电子信息工程

1960

16

13

81.25

3

18.75

3

18.75

514

32.12

通信工程

1998

17

14

82.35

4

23.53

1

5.88

502

29.53

会计学

1994

15

10

66.67

2

13.33

2

13.33

430

28.67

工业工程

1993

10

8

80

2

20

2

20

281

28.1

视觉传达设计

1999

11

7

63.64

1

9.09

1

9.09

261

23.73

电子商务

2000

10

6

60

3

30

2

20

226

22.6

土木工程

1993

31

23

74.19

4

12.9

5

16.13

684

22.06

统计学

2003

11

6

54.55

1

9.09

1

9.09

225

20.45

环境工程

2004

14

13

92.86

4

28.57

3

21.43

278

19.86

石油工程

2001

12

8

66.67

4

33.33

4

33.33

238

19.83

经济学

2003

8

7

87.5

1

12.5

1

12.5

157

19.62

国际经济与贸易

1999

15

10

66.67

0

0.0

0

0.0

294

19.6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993

124

104

83.87

26

20.97

24

19.35

2,419

19.51

公共事业管理

1997

7

6

85.71

0

0.0

0

0.0

132

18.86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1998

14

9

64.29

4

28.57

4

28.57

259

18.5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959

53

36

67.92

9

16.98

9

16.98

964

18.19

测控技术与仪器

1982

50

37

74

9

18

9

18

868

17.36

自动化

1995

61

43

70.49

18

29.51

14

22.95

1,050

17.2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000

19

13

68.42

6

31.58

5

26.32

318

16.7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06

41

31

75.61

6

14.63

5

12.2

674

16.44

生物工程

2004

15

8

53.33

5

33.33

4

26.67

241

16.07

工业设计

1960

12

10

83.33

1

8.33

1

8.33

192

16

电子科学与技术

2001

18

16

88.89

2

11.11

2

11.11

288

16

建筑学

2001

13

6

46.15

5

38.46

1

7.69

207

15.92

政治学与行政学

1994

9

8

88.89

0

0.0

0

0.0

143

15.89

教育技术学

2001

5

3

60

0

0.0

0

0.0

79

15.8

停招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2002

12

7

58.33

4

33.33

4

33.33

189

15.75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1976

8

5

62.5

2

25

2

25

126

15.75

汉语言文学

1993

15

12

80

0

0.0

0

0.0

229

15.27

广播电视学

1993

8

3

37.5

3

37.5

3

37.5

122

15.25

旅游管理

2002

19

14

73.68

2

10.53

2

10.53

288

15.16

应用物理学

2002

19

13

68.42

5

26.32

7

36.84

269

14.16

俄语

1999

7

6

85.71

0

0.0

1

14.29

96

13.71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2005

32

25

78.12

5

15.62

7

21.88

409

12.78

法语

1980

4

0

0.0

3

75

0

0.0

51

12.75

信息与计算科学

1995

19

13

68.42

4

21.05

5

26.32

239

12.58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1959

19

17

89.47

1

5.26

0

0.0

237

12.47

行政管理

1997

18

14

77.78

4

22.22

2

11.11

222

12.33

日语

1994

21

4

19.05

10

47.62

4

19.05

242

11.52

生物医学工程

1997

16

14

87.5

2

12.5

0

0.0

182

11.38

工商管理

1986

25

22

88

3

12

1

4

284

11.36

国际政治

2002

11

10

90.91

0

0.0

1

9.09

119

10.82

应用化学

2003

31

26

83.87

11

35.48

10

32.26

334

10.77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2016

23

20

86.96

2

8.7

3

13.04

243

10.57

化学工程与工艺

2003

26

19

73.08

7

26.92

9

34.62

274

10.54

德语

2003

5

0

0.0

5

100

0

0.0

52

10.4

雕塑

1999

8

4

50

3

37.5

1

12.5

83

10.38

法学

2003

26

13

50

1

3.85

1

3.85

263

10.12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1959

15

12

80

4

26.67

2

13.33

145

9.67

金属材料工程

2002

31

27

87.1

4

12.9

9

29.03

290

9.35

工程力学

2002

22

17

77.27

4

18.18

4

18.18

203

9.23

交通运输

2000

7

4

57.14

3

42.86

1

14.29

56

8

停招

英语

1993

33

23

69.7

4

12.12

1

3.03

260

7.88

音乐表演

2001

29

20

68.97

6

20.69

4

13.79

214

7.38

材料物理

2016

16

15

93.75

3

18.75

3

18.75

114

7.12

舞蹈表演

2001

4

3

75

1

25

0

0.0

25

6.25

公共艺术

2001

11

5

45.45

3

27.27

1

9.09

45

4.09

翻译

2004

0

0

0.0

0

0.0

0

0.0

0

0.0

新建

地理信息科学

2016

0

0

0.0

0

0.0

0

0.0

25

0.0

停招

能源化学工程

2016

0

0

0.0

0

0.0

0

0.0

0

0.0

新建

 

四、招生就业情况

学校2017-2018学年面向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计录取考生6345人,应届毕业生总数4561人,按时毕业人数4351人,授予学位人数4323人,初次就业人数4182人。专业招生和就业情况如表4-3所示。

4-3 各专业招生就业情况

专业名称

2017级招生信息

2018届毕业就业信息

第一志愿专业录取率(%

报到率(%

毕业率(%

毕业生学位

授予率(%

毕业生初次

就业率(%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25.96

97.12

93.07

100

97.87

材料物理

25

100

84.62

100

100

测控技术与仪器

13.41

98.19

93.06

98.76

96.89

产品设计

100

100

96.12

100

97.98

车辆工程

50.93

98.14

96.18

100

98.41

德语

48

10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71.43

98.41

98.32

100

98.72

电子科学与技术

22.31

97.52

94.64

98.11

96.23

电子商务

26.23

98.36

100

100

100

电子信息工程

47.06

100

89.74

98.1

96.19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3.33

97.78

92

98.55

94.2

雕塑

100

100

100

100

93.75

俄语

31.82

95.45

100

100

91.3

法学

66.98

99.06

91.49

100

88.37

法语

84

100

100

96

64

翻译

40

96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46.67

100

100

100

96.77

工程力学

21.67

96.67

90.7

94.87

97.44

工商管理

47.27

97.27

96.67

100

91.38

工业工程

9.52

100

93.44

98.25

100

工业设计

38.89

98.15

93.48

100

95.35

公共事业管理

16.07

98.21

95.83

100

95.65

公共艺术

100

100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18.03

98.36

90

96.3

100

广播电视学

34.48

98.28

100

96.43

100

国际经济与贸易

45.69

98.28

94.64

100

92.45

国际政治

23.33

96.67

96.43

100

100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13.19

97.8

95.65

100

86.36

汉语言文学

70.67

98.67

97.96

100

97.92

行政管理

21.69

97.59

100

100

97.87

化学工程与工艺

10.17

96.61

94.55

98.08

98.08

环境工程

22.81

98.25

94.64

100

98.11

环境设计

100

100

98.94

100

90.32

会计学

86.59

98.78

98.17

100

96.26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91.87

99.04

96.14

98.85

96.3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75

99.4

88.59

100

94.7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9.17

97.5

93.44

98.25

96.49

建筑学

55

97.5

95.12

97.44

89.74

金属材料工程

36.67

97.78

95.45

100

98.41

经济学

63.79

98.28

93.55

100

86.21

旅游管理

30.69

96.04

96.43

100

96.3

能源化学工程

6.67

100

能源与动力工程

27.47

100

94.81

100

97.26

日语

34.74

98.95

97.5

100

79.49

软件工程

58.68

97.52

91.19

99.03

97.58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100

100

96.77

100

100

生物工程

29.55

97.73

90.7

100

100

生物医学工程

26.67

91.67

97.3

100

80.56

石油工程

6.9

94.25

92.45

100

95.92

视觉传达设计

100

98

100

100

100

通信工程

47.47

97.98

96.61

99.12

96.49

统计学

31.15

98.36

98.21

100

92.73

土木工程

31.33

100

96.95

98.74

97.48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31.67

100

96.61

98.25

94.74

舞蹈表演

100

100

信息与计算科学

30.43

98.91

92.31

100

95.83

音乐表演

100

100

100

100

100

英语

62.37

98.92

100

100

89.13

应用化学

25

96.59

95.24

100

98.75

应用物理学

36.67

96.67

100

100

100

政治学与行政学

20

98

100

100

100

自动化

46.43

98.57

95.52

100

97.18

 

五、实习实训基地

学校在校外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13个,平均每专业3个;每个专业在校内均有专业实验室,部分专业在校内建设了实习实训基地。学校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充足,能够满足专业开展实践教学需要。各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情况如表4-4所示。

4-4 各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情况

专业名称

基地数量

专业名称

基地数量

自动化

18

材料物理

3

土木工程

17

英语

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4

建筑学

3

经济学

14

政治学与行政学

3

旅游管理

13

工业工程

2

法学

13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1

统计学

2

会计学

10

汉语言文学

2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10

公共艺术

2

测控技术与仪器

9

电子信息工程

1

软件工程

9

通信工程

1

国际经济与贸易

9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1

应用化学

9

应用物理学

1

生物医学工程

8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

生物工程

8

国际政治

1

金属材料工程

7

广播电视学

1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7

公共事业管理

1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6

环境工程

1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6

工业设计

1

电子商务

6

交通运输

1

行政管理

5

车辆工程

1

化学工程与工艺

5

石油工程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

能源与动力工程

1

工商管理

4

 


第五部分  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牢牢抓住教学质量生命线。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健全,监控与评价措施有力,质量改进效果明显。

一、质量标准体系

为了保证本科教学质量,学校选取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控制点,制定了六类质量标准体系:一是人才培养过程标准体系,如理论课质量评价标准、实践教学主要环节质量评价标准等。二是教学管理评估标准体系,如学院教学运行状态评价标准等。三是专项评估标准体系,如课程教学标准、教材选用标准、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标准等。四是评学标准体系,如三好学生评选标准、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标准、综合测评标准、学生奖学金评比标准等。五是教学基本档案建设与管理标准体系,如教案、试卷、实验报告等教学基本档案评价标准。六是教学队伍建设与考核标准体系,如师资引入标准、教师考核标准等。

学校制定的质量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并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监督反馈机制。对达不到质量标准人员和单位,依据《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等文件严肃处理,有效保证和提升了日常教学的水平和质量。2017-2018学年,学校新出台《燕山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认定办法(修订)》《燕山大学全日制本科生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试行)》《燕山大学本科专业评估办法(试行)》。

二、质量保障模式及体系结构

学校基于“6种机制、18种措施方法和86条信息反馈互动渠道”构建了实时全程闭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6种机制包括教学评价制、教学督导制、信息沟通制、领导听课制、专家决策制、学生参与制;18种措施方法包括学院教学运行管理、校院教学运行状态分析、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学校督导团、学院督导组、教学学生工作联席会议、教学工作处长接待日、教学意见箱、教学服务短信平台、学生信息员、校领导听课、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听课、院系领导听课、系主任听课等。在校级决策层、执行层和学生、教师和用人单位间建立起86条信息反馈通道。

学校建立了三级、多部门协调互动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组织机构。学校领导班子重视本科教学,2017-2018学年,校领导参与了6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和教学改革培训会,听课25门次。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会议、奋进担当推进会9次会议专题审议了燕山大学第四届教学奖评选、《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方案》、《<燕山大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条件修订意见>增加补充条款》和《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实施方案》等事项和文件。学校开通燕山大学教务处微信公众号,编印教学简报16期,组织召开处长接待日活动2次,处理学生意见23条。

三、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

1.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人员

学校建立了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管理队伍,目前,学校共有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人员67人,其中分管教学副校长1人,教务处及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管理人员25人,各教学单位教学质量管理人员41人。具体如表5-1所示。

5-1 教学管理人员结构统计表

类别

分管教学副校长

及职能部门人员

各教学单位

教学质量管理人员

小计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职称

正高

2

7.69

10

24.39

12

17.91

副高

2

7.69

8

19.51

10

14.93

中级

17

65.38

22

53.66

39

58.21

初级

5

19.23

1

2.44

6

8.96

学历

博士

3

11.54

8

19.51

11

16.42

硕士

18

69.23

24

58.54

42

62.69

学士

4

15.38

8

19.51

12

17.91

无学位

1

3.85

1

2.44

2

2.99

年龄

35以下

12

46.15

12

29.27

24

35.82

36-45

10

38.46

20

48.78

30

44.78

46以上

4

15.38

9

21.95

13

19.40

合计

26

38.81

41

61.19

67

/

学校一贯坚持对教学质量管理人员素质的高要求,且十分重视对其业务能力的培养。2017-2018学年,学校各级教学质量管理人员先后有80余人次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进行考察、学习和进修。学校校院处级领导干部听课1300余门次。

2.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2016年,学校成立了新一届学术委员会,新一届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共有委员23人。2017-2018学年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召开集体会议3次,共审议了学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方案》《燕山大学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原则和依据》《燕山大学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实施方案》等文件,部分委员参加了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教学业绩优先评审、教学改革项目评选、2017燕山大学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评选等工作。

3.校、院两级教学督导队伍

学校建立了校院两级教学督导队伍。目前,校督导团共有成员8人,14个二级学院的督导组成员共计51人。2017-2018学年,校督导团共深入各类课堂听课200余门次,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共检查理论课试卷、实验报告、课程设计、实习日记等教学资料455门次,毕业设计(论文)存档材料308份,对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四、质量监控和质量监控信息利用

1.质量监控

学校建立了以两项教学检查制度、四项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以及专业认证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两项相关教学检查制度包括培养计划审查制度和教学检查制度。教学检查包括:开学初教学检查制度、期中教学检查制度、期末集中教学检查制度、日常常规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周活动、处级领导听课、校领导听课、专项教学检查制度等。四项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包括教师教学评价、教学管理评价、课程评估、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评估等。

2017-2018学年,学校通过各类教学检查制度对教学各环节进行了质量监控。通过教学评价制度共评选出优秀课程1697门次、4个学院在教学管理评价中被评为优秀单位、对105位教师进行了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估、对61门课程进行评估。学校大力开展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组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复评)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有效期6年(有条件);组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完成工程教育认证复评准备工作,并接受专家进校现场考查。

2.质量信息及利用

2005年起,学校每学期编写《本科教学运行状态》白皮书,采集本科基本教学运行状态数据,在此基础上,每学年组织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评价并将结果向全校公布。2015年,学校借助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校级版)进行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将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列入学校常规工作。

学校自2013年起,与麦可思数据公司合作进行“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半年后跟踪评价”,通过结果评价反馈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帮助学校对教学培养、课程、招生等环节的工作进行诊断。2017年开始,学校还进行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五年后跟踪评价”,目前已形成5届的数据报告,为学校专业认证、教学质量改进提供了重要参考。

近年来,学校一直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定期开展本科教学工作质量问卷调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填报和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工作,如实上报《燕山大学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及《燕山大学教学工作年度质量报告》。学校把信息公开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来抓,并会在今后努力开创信息公开工作的新局面。

 

 

 


第六部分  学生学习效果

一、学习满意度情况

我校201859个专业预计毕业生4601人,共有3327名预计毕业生参与了三项制度问卷调查,总答题率为72.30%。学生感受符合度较高的4个方面有:辅导员工作(88.16%)、大学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86.99%)、对学校总体评价满意度(80.25%)、教师教学水平(76.16%)。具体如表6-1所示。

6-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部分数据统计)

指标类别

问卷指标

符合度

大学教育的社会效应

大学使我学会了适应环境

89.81%

大学使我学会了自我管理

87.11%

大学使我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86.99%

大学使我学会了人生规划

82.90%

学习兴趣及能力

我愿意学习,因为它使我不断成长

85.12%

学习遇到困难时,我总会想尽办法克服

82.39%

我学习的动力主要是就业或升学

77.37%

我在学习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

65.13%

我对所学的专业很感兴趣

62.64%

学习的时候,我经常感到压力很大

37.24%

学生学习方法

总的来说,我和我的同学在学习方面,能够相互支持

82.33%

我经常会在课后与同学合作学习、完成小组作业

74.18%

总的来说,我在学习遇到困难时,能得到老师的帮助

72.26%

我经常与同学探讨、辩论学习问题

66.16%

我经常参加专业课程以外的学习活动

58.94%

我经常参加网络课程学习

52.84%

我经常和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人进行学习交流

46.95%

我经常参与老师科研活动

33.78%

我经常课前预习知识

32.22%

专业课设置

通过专业实践课,我对理论知识有了更好的理解

81.21%

我们经常上专业实践课(如实验、实训、实习等)

79.65%

本专业的课程很有价值

71.18%

我很喜欢我现在的专业

64.23%

我认为本专业的课业任务很重, 安排很密集

52.57%

学校资源及设施

我校的网络资源/校园网能满足我学习的需要

71.57%

我校的体育设施能满足我的需要

68.86%

我校的专业教学设施能满足我的学习需要

62.58%

我校的生活设施能满足我的需要

58.04%

我校的公共教学设施能满足我学习需要

54.34%

教学及教学管理

我对学校教师教学水平的总体期望很高

76.10%

我对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总体期望很高

68.62%

教学管理及就业服务

在校园里,我很有安全感

84.28%

我对学校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满意

79.44%

当同学们遇到困难时,学校会尽力帮助我们

77.67%

我校的考务安排合理,考风公正

76.95%

我校的学生活动丰富多彩

76.92%

我对学校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满意

75.29%

我校的学业指导体系完善, 服务周到

71.39%

我校的课程辅导体系完善, 服务周到

69.88%

学生对学校总体评价

我对母校今后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73.67%

我校学生反应问题的渠道畅通

61.35%

我的辅导员老师工作认真负责

88.16%

综合考虑所有因素,我对学校的的总体评价是满意的

80.25%

 

二、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一)学校调查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的统计方法

学校积极利用各种途径搜集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如:招生就业处和各学院走访用人单位过程中调研获取的数据;日常校园专场招聘会和大型就业洽谈会期间调查获取的数据等。

20179-20187月期间,学校共通过上述途径向1073家用人单位发放了调查问卷,共回收问卷500份,剔除重复问卷和废卷59份,剩余有效问卷441份。

(二)用人单位对学校往届毕业生的评价

用人单位评价学校毕业生,59.41%认为敬业精神很强,51.93%认为适应环境能力很强,50.11%认为业务能力很强,50.79%认为实践动手能力很强,44.90%认为组织协调能力很强,43.08%认为创新能力很强,56.46%认为综合素质很好,42.40%认为文学修养能力很好,70.29%认为能胜任本职工作,70.98%认为基础知识扎实,63.04%认为人际关系很好,88.89%认为有集体观念和团结合作精神,84.13%认为多数从事本专业,80.95%认为毕业生五年后提拔重用或担任项目负责人的比例较高,66.67%认为所学习的知识体系与行业需求基本吻合。

用人单位对我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加强就业指导和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实践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社会实践、英语及办公软件培养、管理能力、人文素养等;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等。

(三)第三方机构对学校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

2013届毕业生起,学校采购了麦可思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研究咨询项目。目前,2017届毕业生跟踪调研已经顺利完成,共回收问卷2850份,学校的总答题率为63.60%,共覆盖了13个学院61个本科专业。

1.教学满意度

学校近五届毕业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评价持续稳定,且较全国211和非211院校平均水平具有优势。教学满意度变化趋势如图6-1所示。 

6-1 教学满意度变化趋势

注:图中指标数据仅针对参与调研的学生

 

2.核心课程培养效果呈现上升趋势。

学校2013-2017届毕业生对核心课程重要度评价分别为80.00%81.00%78.00%80.00%80.00%,均稳定在80.00%左右;满足度的评价分别为66.00%66.00%68.00%74.00%74.00%,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核心课程培养效果变化趋势如图6-2所示。

6-2 核心课程培养效果变化趋势

注:图中指标数据仅针对参与调研的学生

 

三、应届本科毕业生毕业率、学位授予率

学校2018届应届毕业生总数4561人,按时毕业人数4351人,毕业率为95.40%;授予学位人数4323人,学位授予率为94.78%。具体如图6-3所示。

6-3 应届毕业生毕业、学位授予情况

 

四、毕业生的就业率及考研情况

(一)学校统计

学校2018年应届毕业生数4351人,初次就业人数4182人,初次就业率为96.12%。其中,到企业就业人数2309人,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58.51%;升学人数1332人,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21.35%

在升学的学生中,403人被免试推荐研究生,占升学学生总数的30.26%;考研录取人数891人,占升学学生总数的66.89%,其中,考取外校学生人数588人,占考研录取学生总数的65.99%;出国(境)留学人数38人,占升学学生总数的2.85%

应届毕业生在河北省就业人数1666人,占初次就业人数的39.84%。具体如图6-46-56-6所示。

 

6-4 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6-5 2018届本科毕业生升学情况

 

6-6 2018届本科毕业生分区域就业情况

 

(二)第三方机构统计结果

学校与麦可思公司合作,连续对学校2013-2017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进行了跟踪调查。对2017届学生的调查共回收调查问卷2850份,答题比例为63.60%,共覆盖了13个学院61个专业。

1.毕业去向

学校2013~2017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为96.30%93.60%91.40%90.90%89.5%,继续深造比例逐年升高,分别为26.7%28.9%32.2%34.4%35.5%,这也是导致近五届就业率呈现下降趋势的一个原因,具体如图6-7所示。 

6-7 学校2013-2017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变化趋势

(注:图中指标数据仅针对参与调研的学生)

 

学校2017届毕业生就业最主要的去向是受雇全职工作52.30%;升学比例为35.50%;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为0.70%。在本届毕业生去向中,2017届毕业生深造比例(35.50%)与本校2016届(34.40%)、全国非211本科2017届(12.90%)、全国211本科2017届(33.40%)相比均较高。具体如图6-86-9所示。 

 

6-8 2017届毕业半年后的去向分布(注:图中指标数据仅针对参与调研的学生)

6-9 2017届毕业半年后去向

(注:图中指标数据仅针对参与调研的学生)

 

 

2.读研情况

2017届毕业生读研比例有较大提升,近五届均略高于全国211院校平均水平,远高于全国非211院校平均水平。学校2013-2017届毕业生国内读研情况如图6-10所示。

 

6-10 学校2013-2017届毕业生国内读研的比例

(注:图中指标数据仅针对参与调研的学生)

 

 


第七部分特色发展

本年度,学校继续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目标,探索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坚持全校教学工作大会制度,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不断加强工程教育改革,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有序开展

根据《燕山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工作方案》,完成教务处及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涉及的10项整改工作;对12个职能单位及教辅机构、14个学院的整改报告进行整合,完成《燕山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工作中期报告》及《燕山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工作报告》。

二、加大力度推进专业认证和课程评估工作

2017-2018学年,学校组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复评)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有效期6年(有条件);组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完成工程教育认证复评准备工作,并接受专家进校现场考查。

目前学校已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9个专业通过专业认证评估。同时,学校组织55位评估专家对105位申请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估的教师进行评估,并对30门次规范化建设课程和31门通识课程进行评估。

三、稳步推进教学工作二级管理和学分制改革

为配合学校开展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赴福州大学调研,对《燕山大学本科教学工作量计算暂行办法》进行再次测算和完善,对相关系列文件进行多次讨论和修改。进一步将部分教学管理权限下移至二级学院。按照《燕山大学二级学院教学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与标准》,对学院2017年度的教学运行状态进行了评价。评选出教学优秀奖4名、教学进步奖4名和若干项教学贡献奖,发放奖金500万元。

学校完全学分制实施方案获河北省物价局、河北省财政厅和河北省教育厅批准,并自2017级学生开始实行学分制管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结合学分制管理特点,制定并出台了《燕山大学普通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并制定了一系列包括学分制收费、学生选课、课程考核、成绩评定等保障措施。同时,配合学分制收费改革,以面向社会需求的能力产出为导向,结合“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新工科”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按照“公共教育+专业教育”总体框架,出台了《燕山大学2017年本科专业培养计划修订的原则性意见》,组织各专业完成2017版本科专业培养计划修订工作。

学校被确定为首批“河北省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接收了5位学员进行为期一年融入式的带薪脱产教育培训,分别进行计算机、统计学、法学、财政管理及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的培训学习。首批双学士学位学生的培养工作顺利结束,会计学、工商管理、法学、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等5个专业201470名修读双学士学位学生中22名学生获得双学士学位证书。

四、统筹落实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工作

为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更好适应学科专业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构建“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习启动了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工作,制定了《燕山大学学科优化调整实施方案》和《燕山大学专业优化调整实施方案》,学校党委出台了《关于做好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工作的通知》制定了配套措施。本次专业调整工作,学校提出转移专业3个、停招专业9个、申报新专业1个、新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院和新工科专业方向的计划。按照方案,学校2018年停招了“广播电视学”“国际政治”“政治学与行政学”“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5个本科专业,申报了“经济与金融”1个本科专业。 

五、继续完善教师发展和服务工作

从顶层设计角度谋划教师发展工作,注重教师培训的质量和实效。举办教学沙龙、名师工作坊、师德分享会等校内培训活动13场,全员培训1轮;组织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各类校外培训、参会150余人次,全年累计培训2000余人次;学校组织教师开展和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在河北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外语微课大赛中,获二等奖1项、优秀奖2项;在第三届高校工程应用技术教师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举办燕山大学第九届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完成学院初赛、学校复赛环节,16名青年教师在复赛中脱颖而出。学校组织优秀教师评选和推荐,获批省级教学名师2人;评选出校级教学名师6名、教学成就奖2名、教学标兵奖11名、青年教学标兵奖3名;为教育部、河北省推荐教学指导委员会候选人共66人次;培育河北省最美教师人选7名。作为《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河北省视频会议分会场,共组织秦皇岛市5所本科院校56名领导、教师代表听取了会议报告。

进一步完善《燕山大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条件修订意见》中相关条件,组织开展2018年教师系列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本科教学业绩优先评审工作,2人通过优先评审。

六、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深入推进取得新成绩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冀政办发〔201531号)的有关文件精神,响应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精神及“高教四十条”相关要求,学校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支撑、以学校认可的一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为龙头、以OBE教育教学改革为驱动、以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为抓手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学校2016年、2017年、2018年近三年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数分别为301项、583项、769项,大创项目的覆盖面和学生受益面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学校的统筹安排和相关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2017-2018学年学校新增了18个校级竞赛平台,学生参与人数近8700余人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达到了新的高潮。“创客学院”在秦皇岛市众创空间绩效评价中连续三年排名第一。 

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突出: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45项,在第四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银奖1项、铜奖1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获国家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在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获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在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中,获得国家三等奖1项;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国家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在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获得国家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在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中,获得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获得国家二等奖1项;在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获得国家三等奖1项;在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二等奖1项;在“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国家级铜奖4项。继“小马物联网”后,“秦皇岛视翼科技有限公司”获得HTC50万元天使投资。在省“双创周”活动中,“秦皇岛视翼科技有限公司”刘宇涵同学向徐建培副省长汇报创业项目并合影留念,积极展示我校创业团队风采和创业成果。

七、持续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大力开展“大班授课,小班研讨”“通识选修课”“CPS关键技术课程”“课程规范化”“教学成果奖培育”“大学英语公共教育平台课程”“新工科专业建设”等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的教学研究和课程改革项目建设工作,共立项建设校级项目200余项,并组织各学院院级项目备案66项。

2017-2018学年,获得河北省高等学校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专项经费 591万元;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取得一定成绩:学校获批2项国家级新工科实践项目、2项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5项省级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10项省级创新创业类教改项目、2项省级英语教改项目、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项、3门省级首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8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获批省级工业设计重点建设专业和重点建设实训基地各1个;此外与汕头大学联合申报1项教学成果奖,获得广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八、逐步推进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

加强信息化教学和管理。在信息化教学方面,继续与“超星尔雅”合作,引进网络通识课程353门;引进在线公共课程1门;完成4门校级在线课程建设工作,完成54门门双学位课程在线静态资源基本建设工作,组织10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进行视频录制;组织教师试用手机移动端软件(“学习通”“雨课堂”“燕云伴课”)开展信息化教学工作。自建2门在线课程上线至学堂在线主平台运营,1门上线“智慧树”运营平台,面向全社会推广使用。在信息化管理刚面,引进或自主设计开发了“燕山大学慕课平台3.0版”“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与学业指导系统”“教学计划管理平台”“专业评估系统”“课程评估系统”“教师教学发展成长档案管理系统”“课程考试数字化管理系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学生学业成绩排名软件”,对教务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二次开发,实现学生补考、重修网上报名,学生成绩单、在读证明自助打印,进一步提供工作效果。利用信息化手段首次成功组织完成了涉及3万人次学生、1777人次监考人员、400余场次的网络课程机房考试。在2018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检测工作中引入“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提高毕业设计检测管理水平。 

树立大数据管理理念,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学校完成了《2015年大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报告》《2016年大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报告》《2016年中国工程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2016秋季学期双语课教学实施情况调查报告》《燕山大学2016-2017燕山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6届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总结报告(毕业半年)》《2011届毕业生培养质量中期评价报告》《用人单位跟踪评价报告》,并在校内发布并组织专项整改工作;配合学校开展的院校两级管理体制和绩效工资管理改革,以三年的工作量为基准,重新测算我校理论教学工作量核算标准,形成《燕山大学本科教学工作量暂行办法》(初稿);对低年级学生三年内公共基础课成绩分布进行了比分析,发现《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不及格率上升趋势较为明显,随后通过与学院座谈分析,进行了《高等数学》课程改革。

 


第八部分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学校的人才培养和本科教学工作与党和国家的要求、与广大学生和社会各界的期盼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与建设知名高水平大学这一目标还有很大距离。主要问题如下:

一、教学信息化建设力度不足

由于资金紧张、理念更新不及时,目前,学校在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如课程资源、智慧课堂、多媒体教室、智慧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还刚刚起步,不能满足学校推进和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需要;学校宣传和引导不到位,教师对“互联网”+教育的认识还不深入,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主动性不强;学校教学管理手段还很保守,信息化管理水平还不高。

针对上述问题,学校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出台《燕山大学本科教学信息化提升建设实施方案》,系统规划本科教学信息化资源建设、信息化教学和信息化管理相关工作,促进信息技术与本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二是提高对网络在线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校外运行成熟、反响好的优质课程建设平台和课程资源,建设贴合本校实际需求的开放在线课程。三是以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依托,加强MOOC”“翻转课堂”“碎片化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定期举办教学沙龙,开展网络课程开发技术的专题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不断提高教师开展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和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国务院及各部委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多次发文提出改革意见,大学生创新创业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创新创业教育也成为现代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和基础总体来说较好,但包括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培育土壤、转化孵化等方面与国内一流大学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针对上述问题,学校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联合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打通、梳理和补齐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淤堵”“漏洞”“短板环节;二是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基础、以学校认定的一类学科竞赛为龙头、以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为牵引,积极搭建覆盖、建立完善校级-院级-系部的基础性三级竞赛平台体系,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切实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知识技能水平。三是建设学校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满足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需要。

三、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入

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以本为本,四个回归,为学校教育教学再上新台阶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目前面临着体量较大、师资紧缺、投入不足等问题,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与教育部本科教学和专业建设的要求以及双一流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针对上述问题,学校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继续深入开展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保驾护航;二是在全校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深入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梳理本科教学工作中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短板,积极对学校本科教学、专业发展、课程建设等方面努力做好填平补齐查缺补漏巩固提高工作,力求在高教发展新形势下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做到有亮点、有突破、有特色;三是对照认证标准梳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鼓励专业加强内涵建设、提升专业水平;同时,鼓励相关理科、文科专业开展认证试点工作,并尝试推荐有基础、有内涵的工科专业申请ABET国际认证。四是进一步深化质量是第一生命线教育理念的宣传工作,进一步强化质量责任意识,完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真正形成全部门、全过程综合保障教学质量的体制和机制。

 

我们将通过以上措施,大力实施质量强校战略,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把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生命线,保持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良性发展态势,注重效率,注重创新,努力推动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关闭窗口